关 注 关注微群多 = 每日来加群

生活中,执行力是可贵的一种能力!

发布人:群分享 热度:1650 2019-08-14

   

 

   《1》 决定改变--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近有个朋友跟我诉苦:好焦虑,没钱没房没车,还有很多东西要学,怎么办呀?

  好不容易安慰了一次,过了几天又陷入焦虑,反反复复找我倾诉。

  后来,我说你别再找我了,我就两个字:行动。

  在遇到一件令人感到焦虑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控制不住去胡思乱想。

  心理学上将这种反反复复考虑同样一件事情,并且无法从焦虑情绪当中走出来的情形称之为“思维反刍”。

  我们都不可避免会陷入这种陷阱里,不同的是,牛人会选择用行动化解焦虑,而普通人只会陷入焦虑中。

  我的朋友小黄,思想政治专业研究生,在国企上班,对自己的工作很不满意。

  每天晚上总是嚷着要做出改变,但是始终原地踏步,睡前千头万绪,各种职业规划,醒来还是上班去。

  没看见他去学习进修,或者去了解喜欢的行业发展状况,只是学会了怨天尤人,吐槽单位和领导。

  两年过去了,所谓的做出改变,还停留在口头上。

  而我的大学同学小利,她的行动力值得点赞。

  她在一个四线城市当公务员3年,工作死气沉沉,一直没有男友,还被父母催婚,人生陷入低谷。

  不认命的她在30岁前夕无视父母的反对,辞职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去到深圳新媒体公司打拼3年。

  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文字编辑工作,现在月薪2万,还在公司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只要踏出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当面临改变时,每个人一开始都会觉得迷茫,不知道该去哪里。

  但当你倾听内心,总有个声音告诉你:不能再待在这里,要走出去。

  所谓拖延症,只是逃避行动的借口,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

  作家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是能执行的人!”

  执行力,不光是勇于担当的态度问题,更是能力提升的发展问题。

      


      《2》行动的驱动系统:微习惯策略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要去做一件事,一瞬间被点燃,行动就启动了,背后也许有复杂的原因。

  但是归结下来就两个方面:一个是逃避痛苦,二是追逐快乐。

  相比之下,痛苦的驱动力更强,常遇到的是“未完成事件”带来的痛苦。

  一件事情如果不完成,就会郁结于心,加重心理负担,即使是拿快递、洗碗等小事。

  完成心理学理论认为:没有人可以逃开他心灵中的“未完成的事件”,刻意逃避,结果会被“未完成事件”完全控制。

  如果养成这种拖延逃避的习惯,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将是一种灾难,每天疲于奔命。

  为了摆脱这种折磨,我们现在就开始行动。

  或许,我们无法立刻把买房、考证等大事立刻完成。

  但是小事情我们完全可以着手处理,从而保持积极和从容的心态。

  开始行动时不妨把目标定得容易些,从微习惯着手,更容易收获快乐。

  比如从每天写140字的微博开始练习写作。

  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你需要每天强迫自己完成它。

  微习惯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

  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3》行动的着力点:小化可行产品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一个很火的方法,有个关键概念是“小化可行产品”。

  指的是可以使用小资源、被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产品。

  创业者将这个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调整。

  这一过程是个“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人生也是一种创业。我们完全可以用精益创业的方法,来打磨自己的产品。

  我们任何的行动都不可能完美,只能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去不断调整和修补。

  所以当没有把握的时候,以的资源配比去完成一项实验性的成果,可能是可行的路径。

  关键在于,你要为自我迭代提供足够的空间。

  比如,你在公司实习时写成的系统性报告、读书笔记都是你的初期产品。

  产品完成后,我们应该交给市场来校验自己的成果,收集别人的反馈来加以完善。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克服自我防备的心态、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了这三点,你就能持续进阶。

  即使是负面反馈又何妨,批评是你砥砺前行的动力,下次修改就是了。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曾经很害怕被拒稿。

  后来发现也没什么损失,编辑的点评是我成长的契机,有免费的写作培训机会,何乐而不为?



  《4》怎么行动:图层工作法

  有时事情一多,我们就会手忙脚乱,渴望齐头并进,多线程工作。

  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实现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任何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

  你以为自己同时关注了两样东西,其实是发生了注意转移的结果。

  所以,我坚定地认为,一个时期只完成一件重要的高难度的事情,必须调动你的全部带宽和认知资源去完成。

  对于核心思考区(认知复杂度的)的工作不要中断,因为你要付出极高的转换消耗(认知心理学发现,当从任务A转换到任务B时,执行任务B的效果明显比非任务转换状态下执行B的效果要差)。

  而且,你要重新回到那种专注的心流状态是不容易的。

  难道我们就无法做到多线程工作了么?

  答案还是有的,虽然在一个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

  但是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可以同时担负不同的工作,这就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意义、多任务之间切换的多线程。

  经过训练,我们完成可以做到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这就是图层工作法。

  我们处理文字时是以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又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又是一种类型。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同一个时间内只需要专注于某一层。

  类似于PS画图时的过程,把一幅画分割成多个图层,各个突破。

  举个写小说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小说分为三个图层:叙述、描写、对话。

  叙述是负责情节的推进,描写主要是用于营造氛围,对话则是展现人物性格和冲突。

  一个作家,完成有可能是先写好情节,再营造气氛和精心雕琢对话。

  掌握了图层工作法,我们行动起来就可以四两拨千斤,高效完成事情。

    


  《5》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到达远方

  乔布斯说:“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只有在你回头看时,才会发现这些点滴之间的微妙作用。”

  当我们还未成功时,不光要沉淀下来提升认知和能力,还要开启脑中“雷达”随时扫描:关注前沿动态+领悟牛人经验+优化做事方式。

  这样你所走的每一步,才会在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年轻人的毛病就是:总和别人谈及自己的理想,却从来没有实现的动力。

  归根到底就是执行力弱的缘故,时间久了,距离自然拉开。

  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决定人生高度的,从来不是你的高谈阔论,而是你说做就做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零。

  只有你行动起来,才可能到达你想要的远方。
免责声明:本平台群资源为网友自行发布,真实性和有效性未知,相关权益本站概不负责。本网站只提供信息发布及存储服务,不对任何信息做担保。若发现虚假信息请投诉删除!

相关文章

我的位置:首页 > 微信文章 > 职场 > 生活中,执行力是可贵的一种能力!

登录 / 注册 | 搜索

版权所有 © 微信二维码大全-2021微信群发布推广及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