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语丝-衣服变形记
发布人:群分享 热度:1232 2019-08-02
杨应芳
从电视中知道古人穿在身上的衣裳多为长袍宽袖的,上半身为“衣”,下半身为“裳”。“裳”有点像裙子,说白了就是块遮羞布,直到春秋时代,才有了裤子。至于后来是怎样演变的,没有深入研究,不敢妄加谈及,就想说说我所经历的衣服变形的旅程。
几岁时便记得农村人穿在身上的衣服,布料粗糙,厚重。男装以中山服为主,女人都穿着大襟子上衣,至于裤子则男女都穿一个样儿,直筒宽腰大裆。小孩子的衣服除了补丁以外,都有一定的历史可言,老大穿过老二穿,老二穿过老三穿,总之,谁家有几个孩子,那件衣服就跟几个孩子都有缘。样子没有太多讲究,但补在衣服上的补丁挺有讲究的。
女人们走到一起喜欢谈及别人的穿着,话题总是与补丁有关,谁的针线活儿做得好,就看谁家大人小孩穿的衣服上补丁补得好。
人们经常穿着补丁衣服劳动,一个补丁被磨破了去掉,在原位再补上一个,因此换一次补丁就相当换了一身新衣服,穿着刚刚补好补丁的衣服,心里会乐上一阵子。就是有一件新衣服,也得先补上个补丁再穿,穿着补丁衣服行动不受任何约束,拔粮食除草背粪背篓,累了顺势躺在黄土堆里,不怕脏,更不怕被磨破。
大姐几岁时就跟着母亲上地劳动挣工分了,她白天跟着妈妈去队里干活儿,晚上或者雨天在家也不闲着,找来剪刀和平时收集的破布料和针插儿,坐在炕上便开始忙活,一坐就好几个小时。
有一次,大姐缝补的是裤子的膝盖,她从破布的包裹里选了颜色近似裤子的一块布,把破布料放在裤子膝盖部,量洞裁好了两块,穿好针线,开始缝补,缝了好半天缝好了。姐姐迫不及待地穿上裤子,走出门外转了一圈回来,拿起剪刀又拆起缝好的针线,说是两个补丁不大一致,是针脚不一致还是大小不一致,姐也不愿意说给我听,只是拆了缝,缝好了再拆,再缝,折腾了大半天才罢。
隐约记得大姐穿着补好的补丁裤子去劳动,回来时很得意的样子,说是有位大妈夸她针线活儿做得好,母亲听到别人家夸姐姐针线好,就意味着她把女儿指教得好,于是母亲也很得意的样子。
后来,人们生活稍有好转,衣服的样子和布料有了变化,巴拿马的布料像燃烧的熊熊大火很快在城里城外流行开了。巴拿马布料属条纹形的,颜色多种,好像是毛制材料,就其名也许是巴拿马国制造的布料,不过至今这个问题我也没弄清楚。姑娘们出嫁都要巴拿马的布料做件衣服才心满意足,毕竟一辈子只结一次婚,一辈子只做一次新娘。爹妈往往不会亏待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儿,就是自己穿得破破烂烂,补丁摞着补丁,也得为女儿做上一身巴拿马的衣服,再做几双绣花鞋子,风风光光出嫁心肝宝贝。
巴拿马布料的衣服流行了好几年,而后又兴起了滑雪衫,不知就是这几个字不,反正听大人们说的,当时我理解为“化雪伞”,滑雪衫不是衬衫,也不是雨伞,是冬季的棉衣,滑雪衫面料柔软,样式独特,跟现在的羽绒服大体相似,不过里面装的肯定不是羽绒。
我没见过男人们穿滑雪衫,次见滑雪衫是瓦口子小姨奶奶的二女儿,表姑姑穿的,表姑姑那时正是个大姑娘,她的脊背老是甩着两条长长的毛辫子,脸不大白的,但穿上姨奶奶买给她的蓝色滑雪衫,简直是再漂亮不过了。
姨奶奶家经济条件好,是因为姨爷已经走在其他人的前列,众多乡下人认为做生意是投机倒把,可姨爷已经做粮食买卖,挣得了不少钱,穿滑雪衫对他们家来说是毛毛雨大的事儿,可众多的人真的买不起,有些正在谈婚论嫁的男女方就为一件滑雪衫给谈崩了。
滑雪衫之后很快流行起了喇叭裤,一开始是村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点的人穿起的,好像是从城里传入乡下的。喇叭裤上紧下宽,以膝盖上部紧得针脚都要扒开缝儿了,尤其臀部被勒出的线条特别明显。膝盖以下渐宽,裤口处突然宽得像把大笤帚,姑娘们穿上喇叭裤和流行的高跟布鞋,走过乡间的小路,似乎扇起了路边的尘土,双手插在紧紧的裤兜,卷起袖口的胳膊再戴一块走时表,好不洋气呢。
有些年轻小伙子觉得实在美,羡慕至极也做一条喇叭裤,买一双高跟布鞋穿上,愣是学着姑娘们的样子也在大路小巷兜兜风。以后,除了在舞台上,生活中我几乎再没有见过有男人穿高跟鞋的。
喇叭裤流行大约一两年时间,便兴起了健美裤,说来也怪,有些事儿就是那么爱走,健美裤好像与喇叭裤唱起了对台戏,裤口又非常紧,从上到下的紧,穿上健美裤就像在圆规上或者粗细不太均匀的木棍上紧紧地缠上了一层薄膜。乡下人比较封建,看到大姑娘穿健美裤连正眼看都不愿看,背地里叨唠“难看死了”“太丑了”之类的话。因此,对于农村姑娘来说,能穿上健美裤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穿健美裤就是移风败俗,就是丢人现眼,记得我爹妈当时没有允许两个姐姐穿健美裤的。
健美裤之后,又很快兴起了牛仔衣,听长辈们说牛仔衣材料就跟过去的劳动布面料相似,初,牛仔衣的样式比较保守,不该露面的地方一点都不外露。几年后,设计师喜欢别出心裁了,给牛仔裤的膝盖,大腿,屁股上开个窟窿,年长的人总是看不习惯,说“好好的衣服干嘛剪个洞,多可惜!”后来设计师更大胆了,上衣够不着肚脐眼儿,裤子没腰,穿在身上,只顾两头,中间外露。比较时髦的青年男女特别喜欢穿这类衣服。
再后来,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布料,毛尼,皮衣,羽绒服的颜色、式样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波兴起未灭,另一波又起。
上衣直筒的变成卡腰的 卡腰的又变成韩版的,长的变为短的,短的又变为超短的。裤子由窄变宽,由宽又变窄,没腰的变为背带的,背带的又变为九分的,七分的,甚至三分的。
女人们穿衣服更喜欢个性,在长褂子上面穿一件宽短的外搭;素色垂软的外搭里面配一件鲜艳的打底衫;紧身裤上面再穿一件裤头……虽然五花八门,但总给人美的感觉。
有些衣服的样式又跟过去相似,比如健美裤,喇叭裤不知周而复始,流行过几个轮回了。有些衣服的布料被进行打磨,以至变白,说是复古,看来传统的东西也值得人们再追求。
人们对初出新颖的衣服由看不惯到接受,接受了甚至习惯,习惯了便爱不释手,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衣服更新的脚步似乎比人们行走的速度更快。
作者简介:杨应芳,生于70年代,喜欢文学,作品散见于《墨韵诗音》《甘宁界》《原香书院》《诗之原》《文学沙龙》《小说作家》等网络平台,北斗星诗社驻社编辑, 部分作品被《中国当代诗词典藏》《传世诗文集萃》《中华诗文典藏》等书收编。
相关文章